欢迎访问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职业教育要深耕先进制造业

作者:赵贝   时间:2021年12月06日 15:18    访问量:    来源:楚天都市报    审核:

12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对此,极目新闻记者采访了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李刚,他表示,职业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发挥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各自所长,而且要深耕先进制造业,为提升国家先进制造业水平、推进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强大保障。

发挥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各自所长

会议指出,“十四五”时期,要坚持就业导向、适应市场需求,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扩容提质。支持各类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发挥企业培训主体作用,加强稳岗培训,健全职工技能培训机制。

李刚表示,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都承担着社会人力资源开发任务,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使命,都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国家职业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

“从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来看,职业院校在师资、课程、设备、场地等方面资源更充足,在应用性技术研发方面实力更强,后劲更足;而职业培训机构的运转机制更灵活,市场敏感度更高,市场适应能力更强。”李刚说,无论是职业院校还是职业培训机构,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时,都需要充分发挥企业培训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职工技能培训机制,强化高技能人才培训、急需紧缺人才培训、转岗专业培训、储备技术培训、通用职业素质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岗位职业能力和适应性。

公共实训基地体系化建设仍需完善

会议指出,要加强中央预算内投资对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等的支持。落实培训经费税前扣除政策。对购买用于培训的相关设备,予以税收支持。

李刚表示,公共实训基地是面向城乡劳动者以及行业企业,社会团体、产业园区、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等提供技能实训、技能竞赛、职业技能培训考核评价、创业培训、就业招聘、师资培训、课程研发等服务的公共性、公益性、开放性、综合性公共就业服务场所。

“目前,各地的公共实训基地大多数都是由地方政府主导建设,以就业为导向,基地‘传帮带’功能发挥明显,但各地的公共实训基地体系化建设有待完善,其所承载的训练规模还远远不能满足区域发展需要。”李刚分析认为,“公共实训基地应当引入多中心治理机制,强调相关主体的多元化参与,让利益相关者架构起一种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的契约性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如何让公共实训基地作用发挥到最大?李刚进一步分析说:“从供给内容看,需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数字化、智能化)和多维度技能涵盖,使之与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社会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相契合;从供给过程看,应当引入一定的激励机制,在相关参与主体之间建构起一种多层次博弈框架和约束性的制度安排;从供给结果看,应当推行学习成果的多样化认证,在统一的国家资格框架下,实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地域教育培训之间的衔接和转换。”

产教结合要深耕先进制造业

会议指出,要加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升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能力,培训农民工3000万人次以上。提高面向就业创业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质量。

李刚表示,深化产教融合,是解决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推进人才和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先进制造业是国家现代化和竞争力的基础,技术技能人才是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的首要资源。

“目前,我国制造业人才培养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但结构上存在着与产业需求的脱节现象,企业核心技术和职工工匠精神成为短板,迫切需要通过产教融合培养更多大国工匠,造就庞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把科教优势的‘势能’转化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为提升国家先进制造业水平、推进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强大保障。”李刚说。

同时,李刚分析,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在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先进制造业方面,从宏观来看,还需要协同推进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凝聚合力、精准施策;从微观来看,需要通过集合产教融合利益相关者各方实施 “主体联合、队伍结合、文化契合、知识聚合、流程整合”等“五维一体”的产教融合模式,搭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衔接融合发展,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的高度相适应。


 



Copyright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05003308号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08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