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下午,在勤学楼102教室,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了以“塑心传艺·指尖疗愈”为主题的心理健康主题活动,40名学生在非遗面塑的沉浸式创作中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体验指尖艺术对心灵的滋养与疗愈。
面塑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着中华传统美学精髓与手工智慧,更蕴含专注力培养与情绪调节的天然疗愈力。活动现场,专业面塑师以“一揉一捏一世界”的技法演示,带领学生走进非遗文化的艺术天地。从调和色彩到塑形定型,学生通过指尖与面团的对话,逐渐沉浸在创作中,感受传统工艺的宁静力量。学生以“夏日荷塘”为主题进行创作,将个人情感与非遗技艺结合,用面团塑造象征内心愿景的作品。有的捏制荷叶寄托对生活的向往,有的刻画向阳而生的花朵表达坚韧的生命力。参与的同学分享道“当面团在手中变得鲜活,内心的焦虑仿佛被慢慢抚平了。”
活动尾声,学生们将作品陈列成“心灵展览”,并分享创作背后的故事。心理专员陆老师表示,面塑的触感与创作过程能唤醒感官,让学生在专注中释放压力,通过具象化的作品完成自我对话与情绪表达。千年非遗不仅是技艺的载体,更是照见心灵的明镜。希望通过传统文化与心理教育的跨界融合,让同学们在文化认同中增强自我价值感,让非遗化作滋养心田的春雨.(摄影/王一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