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准确把握教材基本精神,提高教研水平,10月24日下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相关章节举行集体备课活动,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全参加活动,并与全体思政课教师交流教学体会。
思政处负责人张卫国首先领学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中共教育部党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两个文件,文件要求进一步深化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办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建设符合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要求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加强党对思政课的领导,同步推进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全体思政课教师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集体研讨,明确了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内容主要阐释了中国精神的传承和内涵两个方面,核心任务是使大学生正确理解中国精神的内涵并自觉弘扬中国精神,做忠诚的爱国者和勇于创新的实践者。老师们准备充分,发言踊跃,就如何找到教学切入点,如何利用教学案例,如何解答学生的疑惑等具体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讨论,既分享了教学经验,也阐释了教学困惑。
李全参与集体研讨和交流活动,并结合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要求,对如何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对全体思政课教师提了几点要求:一是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精神,对标对表“六个要”的要求,增强职业认同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做可信、可敬、可靠的教师;二是要站稳政治立场,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其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讲好每一堂思政课;三是要多开展集体备课,集中研究每一门课程和章节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凝聚团队力量和智慧,对标对表“八个统一”的标准,做乐为、敢为、有为的教师。
本次集体备课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达到了交流思想,共享经验,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