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学校在勤学楼313党员活动室召开人工智能+学生管理工作专题研讨会。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谢彤,学生工作处、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及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全体辅导员参加研讨,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学生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路径。
会上,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全体辅导员结合培训内容,围绕“AI工具赋能学生管理”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与会人员重点探讨了人工智能在信息精准推送、学业动态预警、学生安全监测等场景的实践应用,提出通过智能分析学生在校行为数据,构建动态化学生画像,精准识别学业困难、心理危机等潜在风险,为个性化教育干预提供数据支撑。在技术伦理层面,与会者一致认为,人工智能的运用需避免技术依赖,强调辅导员在数据分析基础上的人文判断,提出“AI辅助决策,人工校准结果”的工作原则,确保技术应用始终服务于育人本质。
谢彤认真听取讨论后指出,新时代学生工作必须紧跟技术变革步伐。她强调,辅导员队伍要充分认识到辅导员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技术,以“永远年轻的教育人”姿态实现能力升级:一是善用AI工具优化管理效能,将重复性事务工作转化为智能化流程,腾出更多精力深耕思想引领;二是以“第四支队伍”的政治站位,将人工智能赋能作为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要求辅导员既精通数据工具,又深谙育人规律,成为兼具政治定力与创新能力的专业化队伍;三是坚守教育的人文内核,AI智能只是赋能,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是塑造灵魂、启迪智慧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情感的传递、价值观的引导,这些都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例如在与学生谈心谈话中,从“单向说教”转向“双向对话”,会问会听,注重共情沟通与肢体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敞开心扉,润物无声中达到沟通和教育引导的目的。
此次研讨会为我校人工智能+学生管理工作厘清了方向,进一步提升了辅导员队伍的数字化意识和素养,为构建“精准、智能、有温度”的育人生态注入新动能。
